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殡葬文化

清明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462 浏览次数:462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孔子在《论语:尧曰》中讲了普通百姓看重的四个事:第一是民,也就是民生;第二是食,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第三是丧,就是人的终结;第四是祭,也就是我们讲的慎终追远。


        所以从以上看来清明节作为既是一种节气又是一种节日习俗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祭祀先人,尽自己孝思亲情的一种风俗,是对先人或逝者的思想寄托。